分享到:
政府工作报告
  • 2016-11-28 00:00
  • 来源: 蓝山县人民政府
  • 发布机构:
  • 作者:
  • 【字体:    

20161127日在蓝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县长 魏和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蓝山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六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十六届县人民政府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县呈现出综合实力大增长、城乡面貌大变化、民本民生大改善的喜人局面。蓝山先后被列为和评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湘江源头区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湘江源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湖南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承接产业转移代办服务试点县、外贸进出口基地县、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十快进县”、产城融合示范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省级农业生态科技园、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特色产业园。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环境保护、信访维稳、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烤烟生产、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烟基建设、无偿献血、乡镇区划调整改革等工作被评为省、市先进。

我们紧盯全面小康,推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明显提升。2016年与2012年相比,地方生产总值由66.27亿元增加到96.28亿元(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9.8%规模工业增加值由15.59亿元增加到25.46亿元,年均增长12%;财政收入由4.18亿元增加到7.12亿元,年均增长1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9.87亿元增加到86.64亿元,年均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2.34亿元增加到37.73亿元,年均增长13.2%2016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9.1%,比2013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由2012年的18.9:40.8:40.3调整为2016年的17.8:36.4:45.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节能降耗持续下降,万元GDP能耗下降至0.6吨标煤/万元,烟花爆竹行业整体退出有序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新增7家,总数达到10家,被评为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人均均量明显提升。2016年,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309元、2093元、23672元和12025元,分别是2012年的1.42倍、1.7倍、1.24倍和1.39倍。金融供给明显提升。2012年至2016年,年度新增贷款累计达33.6亿元,融资平台实现融资23.83亿元,信贷投放和融资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有力支持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主抓实体经济,推进转型升级,产业建设实现新发展。工业经济提质发展。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83家,规模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54.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02.3亿元。新兴产业扬帆起航,风电开发签约93万千瓦、核准40万千瓦,塔峰、大桥、四海坪等20万千瓦风电场开工建设。石材产业园完成征地2000多亩,中石、龙坪石材入园建设,蓝杰石材建成投产。成功引进湘商基金运营商实施铁锰矿循环冶化。以湘威制鞋、必达通讯科技、悦玩具、承阳针织、卓华服装等为代表的加工贸易扩产提能,毛针织产业实现自动化操作,归雁创业园12家企业建成投产,高信电子一期竣工投产,湘江源皮具产业园开工建设。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73亿美元,湘威制鞋多次跻身全省外贸进出口十强企业。工业园区拓展到5.1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58万平方米,被评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建成农产品基地242个,发展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4家,打造农业品牌50个,培育新型农业经济组织820个,完成种植业“三品一标”认证认定38个,“百叠岭”茶叶、“湘蓝”和“志昱”葡萄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舜玉”香芋被评为永州市知名商标。粮食、蔬菜、茶叶、水果、畜禽渔等稳产增产,烤烟收购稳定在7万担以上。三产业蓬勃发展。通关平台全面完善,保税仓封关运营,冷链物流主体完工。房地产开发102万平方米、销售6925套,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休闲娱乐提档升级。湘江探源、梨园赏花、茶园品茗等生态旅游品牌逐步打响。龙湾三蓝度假区、百叠岭生态观光茶园被评为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大洞村被评为全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

我们注重城乡统筹,推进扩容提质,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县城扩容提质步伐加快。更加注重规划引领,确立了建设“湘粤生态工贸创新城市”的发展定位,县城总体规划修订全面完成,城乡控制性和修建性详规稳步实施。19条扩容道路建设加快,21条主次干道和54条背街小巷完成提质改造,县城一、二市场完成升级改造,供水排污、管道燃气、垃圾收运、路灯照明、公交站台、小游园等市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夔龙公园和舜水河左岸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新亮点。市容市貌整治有效加强,县城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强力推进,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三城同创”深入推进,县城变大、变美、变亮。2016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7.3%,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深入推进品质活力乡镇建设,全面完成8个乡镇和6个少数民族乡总体规划,楠市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毛俊镇和所城镇分别被列为全省特色镇和口子镇建设范围,塔峰、所城、荆竹、浆洞4个乡镇被评为全省生态示范乡镇。农村“五大革命”成效明显,农村改水改厕有序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强力推进,13个乡镇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稳步推进,建成县级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和127个村级服务站,虎溪村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名录,上清涵村和大洞村分别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省道322线、324线改造完成,二广高速和厦蓉高速竣工通车,南下广东、北上永州、东赴郴州、西进桂林更为便捷,湖南南大门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新改建农村公路483.36公里,交通局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蓝山人民翘首期盼的毛俊水库开工建设,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夙愿,水库总投资达27.89亿元,是蓝山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完成1.36万处水利工程和3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毛江水库续扩建工程和两江口水库建设启动实施。解决12.0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60%的行政村通上自来水。建成烟水烟路170公里、育苗工场6个、烘烤工场11个,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5万亩。电力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地方电网成功并入国家电网。新建1220千伏变电站和2110千伏变电站,城乡电网改造有序推进,城乡供电质量明显提升。信息网络迅速发展,乡镇实现光网宽带全覆盖,行政村以上区域电话和移动信号基本实现覆盖。

我们倡导改革创新,推进创先争优,激发加快发展新动能。创先争优成效明显,蓝山获得国家级荣誉19项、省级荣誉269项、市级荣誉294项。深化改革亮点突出。蓝山被列为全省十三个、全市唯一的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各项改革任务有效落实,“四清单一目录”制度基本确立。撤乡并村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功将25个乡镇办事处撤并为14个乡镇、358个行政村合并为209个。“营改增”全面实施,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基本实现全覆盖。成功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签约落地,金融外汇服务全市领先,不良贷款清收依法强力推进,成功创建市级金融安全区,省级金融安全区有望年内创建成功。城乡一体化征地和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取得突破,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稳步实施。首创“5+10+100”、“300+600医改模式和“9+3”免费职教培训模式,成为全省医疗改革和职教改革的典范。城乡网格化管理扎实推进,毛俊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廖仁旺同志被评为全国劳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

我们坚持民生优先,推进共建共享,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坚持不懈办好民生实事,每年民生支出占比70%以上。全面完成 114 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2013年“8.16”特大洪涝灾害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五大保险参保32.28万人次,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建成廉租房1008套、公租房5308套,改造棚户区4500套、农村危房7350套。完成脱贫7944人,摘帽贫困村20个。新增城镇就业2134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000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湘江源头在蓝山”成功正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87%,县境内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完成26所合格学校和15所公办幼儿园建设,示范性中学和幼儿园开工建设,2016年高考升学率排全市各县区第一名。9个乡镇卫生院和69个村卫生室完成改扩建,中心医院门诊和外科大楼投入使用,疾控中心成功创建湖南“县级甲等”疾控机构。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农村书屋359家、农村体育健身工程258个,塔下寺保护修缮工作全面铺开,电影院加快建设。全面二孩政策有序实施,人口和计生工作保持全省先进。荆竹、湘江源、汇源、浆洞、犁头5个瑶族乡成功举办30周年乡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定点屠宰秩序有效规范。依法信访调纠稳步推进,综治民调持续好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武部、法院、检察院、市监局实现整体搬迁,国防动员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以及双拥共建不断加强。统计、物价、档案、供销、气象、广电、农机、移民、能源、水文、商业、人防、盐务、老龄、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爱国卫生、残联、侨联、史志、粮食、统战、对台、工商联、文联、外事侨务、应急管理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我们强化效能建设,推进作风转变,执政水平有了新提升。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441件、政协提案328件,办复率100%。“六五”普法全面完成。重大行政决策充分听取法律专家的意见建议。乡镇区划调整和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顺利实现省市行政审批提速两个1/3的要求,率先在全市推行35天限时办理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城乡建设项目一体化征费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简政放权成效明显,取消行政许可项目106项、调整110项。政务信息公开大力推进,建立县长热线和县长信箱,政府网站全新上线,电子监察系统运行良好。政府绩效考核评估、干部实绩卡和执行力卡管理全面实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持续加强,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违纪行为,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蓝山发展成效显著、成果丰硕、成绩斐然,这是正确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委员,向广大干部群众,向驻蓝部队、武警和消防救援人员,向省市驻蓝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蓝山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总体来说就是四个“必须始终坚持”:必须始终坚持县委领导,主动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集蓝山人之智,聚蓝山人之力,上下同心,团结干事;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要务,抓项目、兴产业、惠民生,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创先争优,破解发展难题,释放发展活力;必须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大,综合竞争力还不强;基层基础欠账还比较多,基层工作压力还比较大;城乡发展还不协调,农民增收渠道还不宽,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经济发展环境还不优,“三强”行为仍然存在;改革进入攻坚期,政府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解,行政办事效能和工作作风有待提高和转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问题,直面矛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期、精准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深化改革创新的攻坚期。放眼外部环境,国家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布局,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我省立足“一带一部”定位,深入实施“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战略,努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我市围绕建设“品质活力永州”,深化拓展“四个三”工作部署。作为全省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的前沿阵地,蓝山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审视自身发展,经过近年来的大投入、大建设,我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基础条件全面改善,创业热情充分迸发,后发赶超日益强劲。更难能可贵的是,随着毛俊水库工程,“湘江源头在蓝山”、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等重大项目实施、重大品牌构建、重大改革推进,蓝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将日益提升。可以预见,未来五年,蓝山的发展基础将更为雄厚、发展势头将更为强劲、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发展活力将更具特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信念坚定,豪情满怀,将团结带领全县上下保持战略定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共同谱写好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蓝山篇章!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打造湘粤对接第一城,为加快建成“湘粤生态工贸创新城市”而努力奋斗!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21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58.7亿元,年均增长9.8%;规模工业增加值45.1亿元,年均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9亿元,年均增长1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79亿元,年均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98元,年均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20263元,年均增长11%;财政总收入15.21亿元,年均增长16.4%。经济发展速度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以项目带投资,以项目调结构,以项目促发展。精心抓好项目包装。围绕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国家投资重点,精心包装、推介一批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建设笼子。深入实施项目突破。坚持把毛俊水库作为蓝山的“一号工程”,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举全县之力加快毛俊水库建设,引领带动全县农田灌溉、城乡供水、发电供电和水利设施提质升级。全面完成毛江水库和两江口水库建设,大力推进中小河流生态化治理,完成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解决7个中型灌区农田灌溉问题。全面加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城乡供水体系,着力解决7.7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力争行政村通自来水率达到80%。大力推进湘江源至九嶷山公路建设,打通南部山区交通瓶颈,引领带动南部山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和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全面完成蓝山至毛俊公路和祠堂圩至岭脚公路建设,着力解决蓝大公路和永连公路“肠梗阻”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和通村组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电网升级改造,新建3110千伏和235千伏变电站,改造行政村电网117个,架设郴州至蓝山220千伏电网主干线。全面加快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通讯宽带建设提质,着力消除边远地区通讯、通电、通网盲区,实现县乡村通讯和网络宽带全覆盖。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突出项目策划,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时间,加快前期工作,创造条件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坚持用真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用政策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用法律打击“三强”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消除一起”,全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二)突出产业升级,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坚持以产业建设为支撑,加快转型提质升级步伐,全力打造“产业蓝山”靓丽名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全面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稳步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种养殖模式。全面加快农业生态科技园、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和农业特色产业园建设。深入开展特色农业提升行动,稳定发展粮食、烤烟、蔬菜等产业,粮食播种稳定在34万亩左右。培育壮大茶叶、葡萄、黄花梨、油茶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猪、肉牛、家禽、水产等特色养殖。深入开展“三品一标”认定,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力争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8%加快提升新型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推动服装、玩具、制鞋等产业提档升级。以发展总部经济为主线,推进湘威制鞋、月玩具、高信电子等企业总部落户。整合提升农产品深加工和竹木深加工产业,提质改造铸造产业。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深入推进铁锰矿循环冶化和生态石材开发,着力打造“中国南方铁锰矿之都”和“中国花岗岩之乡”。加大稀土勘探力度,着力打造湘南稀土矿加工基地。加快风电开发和光伏发电产业,完成风电开发80万千瓦以上,着力打造“中国南方清洁能源之都”。提升园区聚集效应。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新增园区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建成标准厂房150万平方米以上,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75%以上。深入推进开发开放。主动对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引领“蓝宁道新江”加工贸易走廊持续走强。立足县内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不断完善海关、检验检疫、保税物流、集中验放等功能,努力把蓝山建设成为全市一类口岸、全省重要口岸城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水平提升,努力将现代服务业打造成加快发展的新引擎。稳步推进商品房开发,新增保障性住房5500套,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健全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培育壮大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商贸流通、居民服务、健康养生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紧紧围绕“湘江之源、生态蓝山”做文章,重点发展湘江探源游、乡村民俗游、红色文化游,全力打造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龙头,着力建设一批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景点,建成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保护修缮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打造湘粤边界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知名生态公园县。

(三)突出城乡统筹,加快建设宜居家园坚持城乡统筹,城乡同治,努力建设湘粤生态工贸创新城市。强化城乡规划引领。坚持大气魄、大手笔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加强规划编制,强化规划执法,强力推进“控违拆违”,全力维护规划严肃性。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推进“东进南改”。全面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高标准完成龙溪渠道及景观市政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县城舜水河右岸建设,推进舜水河左岸提质改造延伸,推进“一水两岸”联城发展。稳步推进城东南路片区和城东北路片区改造,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促进旧城提质升级。推进“西扩北拓”。全面完成高速连接线、蓝山大道、和平汽车站、民俗风情街等工程建设,精心打造门户景观新亮点。按照“产业新区、产城融合”的理念,全面完成创业大道、湘粤北路、龙泉路等园区路网建设,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完善供排水和污水处理体系,新建1家日供水9万吨的新水厂,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疏浚地下排水管网,着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大力实施“三化”工程,稳步推进夔龙公园、塔下寺文化公园、森林植物园等公园建设。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沉,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快建设“数字城管”。不断完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严格落实“门前五包”,强力整治市容市貌,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园林县城和全国卫生县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乡镇区划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品质活力乡镇建设,增强楠市、毛俊、所城、土市、新圩、太平、祠市等中心集镇辐射带动力和集聚力。强力推进农村“五大革命”,掀起美丽乡村建设新高潮。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转型。

(四)突出改革引领,加快释放发展活力。坚持以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为契机,促改革、清路障、破壁垒、优环境,全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省直管县试点改革。全面完成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任务,为省直管县改革出经验、做示范、树标杆。全面推行“四清单一目录”管理,推进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并联审批,建立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和多证联办制度。强化社会治理改革。强化城乡网格化管理,精心打造政务服务综合平台,完成云计算中心、“智慧蓝山”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管理无盲点、服务零距离”的便民服务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向中心集镇和县城集聚,推动“农民”变“市民”。加强城乡监控体系建设,实现村组监控全覆盖。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地利用规划,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面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和宅基地入市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严格耕地保护,加强土地流转平台建设,有效治理耕地抛荒。激发全民创新创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注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把蓝山建设成为创业、创新、创客的温馨家园。加快推进“互联网+”工程,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竞相发展。加快发展电商产业,推动各行业“触电上网”,力争电商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推进劳务合作,主动为企业“招工引劳”,加强校企合作和技能培训,着力缓解企业用工难题。切实加大土地报批,强力推进征地拆迁,深入开展土地清理,严厉打击土地“三非”行为,着力解决用地难题。创新信贷融资机制,强化银行信贷支持,做实做强融资平台,激活民间资金,探索PPP、股权融资等投融资模式,着力解决建设资金难题。大力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重拳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坚决刹住索、拿、卡、要等歪风邪气,全力创优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五)突出生态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齐抓,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蓝山的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人。厚植绿色生态优势。深入开展湘江源头区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建设重点实施主体功能区示范、绿色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经济发展绿色化、生态治理与修复、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等六大工程。大力实施“添绿、净水、蓝天”三大生态工程,着力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74.7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湘江源头保护和治理,切实抓好禁止开发区域、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防治行动计划,落实最严格的饮用水、耕地、林地、矿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乱挖乱采、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行为,做到有案必立、立案必查、违法必究。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突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循环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发展碳汇交易和低碳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推广新能源发电、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大气污染防治等清洁低碳技术。着力引导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节约、绿色、文明、健康方向转变。

(六)突出民本民生,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增进民生福祉,确保2019年建成全面小康,让人民群众更有尊严地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动员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联动配合,坚决打赢精准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确保2017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自由转接、优势互补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最低工资、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持续抓好慈善工作。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实施学位“三年攻坚计划”,建成示范性中学和幼儿园,优化城乡学位布局,努力解决城区学位紧张和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打造教育品牌,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四馆两中心”建设,加快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加强革命历史遗址、历史文物、古村落、瑶族文化等传承保护与利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力推进健康蓝山建设。完成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和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力争县中心医院建成二等甲级以上现代综合医院。严格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着力提高人口计生服务水平。大力实施“质量强县”战略,狠抓质量提升,推进品牌创建和商标保护。突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规范依法信访秩序,强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安全监管执法,有效预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完成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和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坚定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切实抓好双拥共建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三、2017年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

2017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第十七届县人民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全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06.5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6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24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3亿元、增长12.2%;财政总收入8.26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58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13348元、增长11%

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将脚踏实地抓好以下工作,确保十七届人民政府开好局、起好步:

(一)主攻重点项目建设。狠抓水利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毛俊水库建设,切实抓好库区征地、土方工程等基础性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移民政策,全力抓好移民工作,确保移民“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全面完成毛江水库续扩建主体工程和两江口水库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大力推进“五小”水利项目建设,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完成饮水工程建设10个村以上。完成2.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实施城市防洪闭合圈和钟水河火市段治理工程建设,争取龙溪河坝和群英灌区两个一般中型灌区改造配套项目进入水利建设规划。狠抓交通项目建设。加快高速连接线扩建工程和蓝山大道建设,开工建设湘江源至九嶷山公路、蓝山至毛俊公路、祠堂圩至岭脚公路,加快和平汽车站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推进农村危桥改造,建成农村招呼站15个。狠抓电力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变电站扩容,启动1110千伏电站和235千伏变电站建设,完成14处小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启动电力大楼和220千伏郴州至蓝山的电网主干线建设,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加快推进“国进民退”计划,全力保障山区乡镇用电安全。狠抓通讯设施建设。切实加大通讯基站建设,新建4G移动基站310个,升级改造45个无线网络基站,逐步实现行政村移动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光纤和有线宽带建设,切实加强宽带网络资源补盲和优化,全面实现WIFI全覆盖。

(二)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农业提效。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示范面积2万亩。完成粮食种植34万亩、蔬菜种植11.2万亩、水果种植6万亩、人工造林2.5万亩。烤烟种植3.6万亩,收购烟叶8万担。创新农产品促销模式,依托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结合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建设,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建成一批特色休闲农业产业景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定工作。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培育提质一批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大力推进温氏集团4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巩固生猪调出大县和生猪良种补贴县位置。促进工业提升。推进加工贸易提能提质。加快湘江源皮具产业园、华侨同心产业园和归雁创业园建设,启动高信电子二期和万和科技建设,年内新增外贸出口实绩企业3家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5亿美元。加快新兴产业建设。新启动20万千瓦风电场建设,完成40万千瓦风电场建设。中石、龙坪、博成等石材企业投产达效,新增3-5家石材企业入园建设完成循环冶化产业园火市片区和太平片区选矿场建设,600万吨选矿和200万吨还原生产线竣工投产。加强园区配套建设。加快园区水电、路网、通讯、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启动龙泉路、兴蓝大道、承丰大道、科技北路、金石路、学府路、学前路等道路建设。大力实施“211”工程,加快建设2平方公里创新创业园,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引进入园企业30家以上。培育企业创新发展。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新引进创新创业企业20家以上。推动各类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谋划争取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家以上,高新科技企业2家以上。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高起点编制好湘江源旅游发展规划,有序推进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保护性开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保护性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我县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精心选择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向示范点倾斜,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掀起乡村旅游建设新高潮。充分利用百叠岭、大冲、长铺、竹林、坪源、源桐等六个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政策利好,因地制宜推进全县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有效发挥乡村旅游对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带动作用。加快城市休闲公园建设。编制好夔龙公园和森林植物园建设规划,加快夔龙公园和塔下寺文化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抓好蓝山湿地公园前期包装和申报工作。着力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立足我县旅游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按照全域化旅游的理念,精心打造“湘江源—长铺舜文化—汇源瑶文化”和“梨园花花世界—毛俊百家姓文化村—百叠岭茶文化园—航昇水乐园”两条旅游精品线路。促进三产发展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合作,不断健全农村淘宝网络,培育引进一批新的电商龙头企业和人才队伍,鼓励引导广大青年、个体工商户、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群体投身电子商务创业,发展农村电商50个。出台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意见,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激活城乡居民住房消费。进一步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规范城乡物流配送运营,冷链物流、凯利汽车城实现竣工运营。

(三)加快提升城乡品质加速县城改造提质。加快城乡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中期修改,加快编制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级专项规划和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完成县城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修编。加大“控违拆违”力度,严厉打击城乡乱占乱建抢建行为。加快县城改造提质。启动实施城东南路片区和城东北路片区改造,加快高速连接线、蓝山大道、东方大道后续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湘粤北路、五里南路、余香路、新民北路、边贸北路等道路,将蓝山大道设计向北延伸至舜源街道。加快湘源壹号、逸品蓝山、蓝庭枫景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星级宾馆、三蓝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加快县城配套建设。启动第三农贸市场和水果、竹林、建材批发3个专业市场建设,完成城乡农贸市场改造。新铺供水管网10公里,建成管道燃气门站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深入推进“三城同创”。精心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政效能创优、文化精品打造、市容整治优化、文明品牌创建“五大工程”,重点加强“建绿增绿”和“养绿护绿”工作,县城绿地率达到35.27%,年内成功创建湖南省园林县城。加速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统筹实施小城镇建设,突出加大全国重点镇、口子镇、特色镇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楠市镇、所城镇、毛俊镇聚集力度。按照“规划先行、农民主体、产业支撑、梯次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完成209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完成二广、厦蓉高速沿线村庄可视范围内房屋的立面改造,突出加快2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着力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村级休闲文化场所建设。整体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30个示范村综合整治。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4个,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四)精准实施扶贫攻坚。强化扶贫机制建设。严格扶贫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县直单位和县、乡镇干部帮扶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壮大帮扶主体,丰富帮扶手段,落实帮扶责任,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结对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结对帮扶责任人。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坚持以产业为核心,因地制宜帮扶贫困村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富民产业,推动精准扶贫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大力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行动,积极整合各类资金,扎实推进贫困村以水、电、路、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2017年,力争所有贫困村安全饮水、道路硬化、安全用电、网络通达实现100%大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村组全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努力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好起来”的目标。大力争取各方支持。认真研究扶贫开发新精神,切实加大各级项目和资金争取。强化与国家和省市定点帮扶单位联系,抓好已定援助项目落实落地。所有贫困村建立金融扶贫服务站,年内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亿元。加强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发挥互助资金“酵母”作用,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五)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完善“四单管理”工作机制。深化以政务服务“一门式”改革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做好审批事项“接、放、管”工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深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建管分离新机制。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营改增”,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加强财源建设和财税征管,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深化综合治税与规范部门收费改革工作,营造公平税务环境。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好政府存量债务置换。争取农发行在蓝山设立分支机构,组建1家村镇银行,加强城投、农投、旅投等融资平台建设,全年新增贷款10亿元,平台融资20亿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和产权制度改革扫尾工作,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平台,开展项目网上招商,建设32000亩以上连片流转示范基地。

(六)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群众利益至上,集中人力财力精力,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好事实事,确保全年民生支出占比75%以上。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等各类群体就业工作,年内新增城镇人口就业42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帮扶困难就业人员就业6500人。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新农保”全覆盖,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大力开展助困、助医、助学、助孤行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政策,健全残疾人保障制度,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成10所合格学校标准化建设和3所学校维修改造,加快示范性中学、示范性幼儿园和辅仁学校新校区建设,顺利通过湖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和教育两项督导评估。启动医养结合项目、塔峰卫生院和妇幼保健院项目建设,争创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加快推进“四馆二中心”建设完成影剧院建设和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加强塔下寺、万年桥、挑盐古道、虎溪、滨溪、南平古城等文化遗产保护和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实施土市、楠市、新圩等地红军长征旧址文物修缮,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举办好大桥瑶族乡20周年乡庆。加快社区用房和政务“三中心”建设,完成3个社区服务用房和62个行政村便民服务站建设改造。启动气象局整体搬迁和人影基地建设。全面完成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加强以候鸟为重点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大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做好人民防空工作,启动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大力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关工委、老年大学等群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严格实施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加快检验检测中心及计量检定建设。切实抓好“七五”普法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机制,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力争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县。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推动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融合,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牢记为民宗旨,加快建设服务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强大动力,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坚持把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全面实施便民服务全程代办。不断完善政务服务、电子政务、12345热线等平台建设,加快建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体系。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大力推进政务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深入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高效运用,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健全网上交办、联动督查等网络问政制度,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关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大力营造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自觉把法治作为理政之道,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建立和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遵守政府工作规则,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加快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和守法氛围营造,加大行政执法培训和监督力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虚心接受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和群众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坚持求真务实,加快建设实干政府。着力强化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困难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着力强化政府执行力建设,大力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对确定的工作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看准的事情坚持不懈、紧抓不放,做到善谋善为、善作善成。着力强化“干在实处我带头,走在前列创一流”工作作风,以“干精品、创一流、争先进”的追求和干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创先争优。着力强化绩效评估、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重拳整治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以及乱作为等现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强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使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严格履行政府承诺,坚决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诺必践”,以良好的执行落实能力取信于民。

保持清廉本色,加快建设廉洁政府。持而不懈推进作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反腐倡廉,矢志不渝打造廉洁政府,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履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自觉接受权力监督。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行为,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推动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做到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回首过往历程,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前景,蓝图催人奋进。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加快建设“湘粤生态工贸创新城市”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三城同创: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3]五大革命:农村厕所、农贸市场、美丽乡村、农村土地、农村网络五大革命;

[4]四清单一目录:权力清单、负面清单、监管清单、责任清单及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5]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

[6]两个1/3:行政审批项目减少1/3,行政审批时限缩减1/3

[7]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8]两学一做: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

[9]三强行为:强揽工程、强行参运、强行阻工

[10]三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

[11]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2]一带一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

[13]一核三极四带多点:一核:长株潭核心增长极,三极:培育岳阳、郴州、怀化增长极,四带:打造京广、沪昆、张吉怀经济带,多点:培育若干新增长点

[14]“四个三”工作部署:实现新型工业化、中心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三大突破;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农村产权制度、社会治理机制三项改革;坚持生态、教育、就业三项优先;抓好城镇与农村、当前与长远、经济与社会三项统筹

[15]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16]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7]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8]控违拆违:控违指控制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拆违指拆除违法建设

[19]门前五包:包卫生达标,包绿化亮化美化,包无乱贴乱挂乱画,包无乱停乱摆乱搭,包门前市政设施维护。

[20]土地“三非”行为:非法买卖土地、非法租赁土地、非法占用土地;

[21]三名工程:名校、名校长、名老师工程;

[22]五小水利: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的总称;

[23]211工程:两年内建成创新创业园区2个,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引进创新创业企业100家;

[24]四单管理:权力清单、负面清单、监管清单、责任清单管理;

[25]一门式改革:“一号申请、一窗办理、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改革模式;

[26]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是指网格化和网络化,网格化是以一个社区为一个网格单位,网络化是指建立网络信息平台

[27]四馆二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中心;

[28]政务“三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

[29]打非治违:是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行为的简称;

[30]两个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31]“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邮箱:lsjjxxzx@126.com
主办:蓝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蓝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联系电话:0746-2226151
备案号:湘ICP备05012207号  网站标识码:4311270010   湘公网安备 43112702000005号

  • 湖南省政府网
  • 蓝山政务
  • 承办:蓝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技术支持:开普云